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专访 > 正文

走进三山 问道智者

作者:admin来源: 日期:2017-1-23 15:13:33 人气: 标签:

  ——访贵州三山研磨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元举

  早在记者拜访贵州三山研磨有限公司之前,早就对那句“三山情怀,磨砺世界”的口号有所耳闻。然,这句口号背后的企业、这家连年获得“全国刚玉十强”、“全国磨料磨具行业二十佳企业”产值逾4亿元的企业,却极少在行业大众面前露脸,让人颇感神秘。

  贵州冬季是多阴雨天气的。但12月1日这天,却晴空万里,舒爽的天气让人心里欢欣不已,记者一行在好天气里受邀来到贵州,走访了这家位于西南腹地的磨料企业——贵州三山研磨有限公司(后文简称“三山研磨”),欲为业界同仁及所有产业链朋友揭开这家低调强企的神秘面纱。

  十年磨一剑 平地崛起

  初次见到三山研磨董事长刘元举,他身穿笔挺的夹克外套,步伐矫健,双目精神饱满,并礼貌有加地伸出温暖与热情的双手与记者一行一一握手,还边笑边问道“冷不冷?”瞬间让人体味到了他平易近人、和蔼慈爱的温暖。

  与记者一段寒暄之后,刘元举便带我们详细参观新落地的办公园区。随后,他还与记者分享了一些三山研磨成长历程中的故事。

  董事长刘元举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1950年出生于贵阳市小箐村,牙牙学语的年纪、艰苦求学时代、青年创业之旅也大都是在当地度过。建国初期人人热血建设祖国的情怀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今天与记者的交流中,语气里依旧饱含有那股干劲。

  年轻时的刘元举就特别能干,既是全村人民的电工,又是汽车驾驶员、广播员、采购员,勤奋好学的他一人集多项本领于一身,为乡民们谋福祉。改革开放后,跑采购的他在外面见识了磨具的市场前景,以及结合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的特点,他准备谋划一番事业。

  1984年,改革开放的大潮漫进了西南这片沃土,刘元举审时度势,在家乡小箐村创建了贵州三山企业集团,专攻磨料市场,自此开创了三山创业的新纪元,并快速驶入快车道。在1992年时三山集团与日本、韩国成立合资厂,汲取国内外厂家的长处,在国内市场迅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贵州当地的大型企业。

  同时,刘元举的付出也被社会肯定,他还被推举为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时荣获全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银杯奖;1989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但对于这些荣誉,刘元举却谦虚地表示,“都是三山集团上下员工的付出成就了我的虚名。”

  刘元举还是个重情之人,很多关于三山集团的老照片,他都整理成相册,闲暇时一人独自翻看,忆往昔峥嵘岁月。走访中,刘元举细心地向记者介绍了这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可以清晰了解到三山的发展脉络:在刘元举的带领下,以十年为一个小步,三山研磨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十年。

  1984—1996年,这是三山起步的第一个十年。那是改革开发初期,磨具需求激增,生产出来的磨料供不应求;三山研磨还与国外企业合资建厂,在国内磨料市场逐渐闻名。

  1996—2006年,这是三山稳步前行的十年。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让三山对市场有了更清楚而理性地认识。三山逆市而上,控制步伐,以稳市场为主,稳步前行。

  2006—2016年,这是三山迈上新台阶的十年。2008年的金融危机横扫各行各业,包括资源类、制造类等行业。这有是三山研磨开始蜕变的契机,2012年6月,三山龙里开发区新厂区开始奠基,2013年投产使用,实现年产6万吨高档棕刚玉的目标。

  三山研磨现拥有六台5000KVA倾倒炉可年产八万吨高档磨料

  那么下一个十年又会怎样?刘元举笑着说到:“让时间来见证,但我们会不断整合力量,十年再磨一剑,做民族的品牌,做世界的品牌!”

  质量第一 做精做细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在三山研磨,记者看到,三山人上下对产品犹如生命般的爱护。正如领军人刘元举所说,他做人做生意的信条就是“要做就要做最好”。这个信条也在三山研磨企业上下得到贯彻,“做精做细,做大做强”,则成了其真实写照。

  “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

  在进入三山研磨的生产车间前,“安全生产,质量第一”八个大字醒目显现在记者眼前。对于产品的质量,全体三山人一直信奉“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生产的提高,靠的是三山研磨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完善质量管控制度等方式来完成。

  比如,三山研磨在生产设备上实行自动化管理,其中自动化配料系统更堪称一绝。在记者走进三山研磨的车间时就见识到了,“与人工配料相比,自动化配料系统可以事先根据技术员设定的参数自动配料,可以做到丝毫不差,配料混合更均匀,生产出来的磨料质量更加稳定。”刘元举在车间向我们展示道。

  一道工序须经十个环节严控

  坚持用制度管人、控质量,是三山研磨的一大特色。在生产制度上落实层层把关,从原料进厂、抽样化验、磨料首次分选、磨料脱水处理、磨料再次分选、配料进仓、自动化配料、质量员判断和化验、负责人签字等十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工序和严厉的定岗定责制度。

  处理量3000立方的净水处理循环系统

  以三山研磨主打的F46、F120粒度的棕刚玉磨料为例子,正是在以上10个环节严控下出产,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抗酸性渣的侵蚀和渗透,化学稳定性和相容性高,磨料清洁度大于96%。据了解,国内综合排名靠前的多家磨具企业均使有使用三山的磨料。

  转型升级 行业榜样

  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而去年以来各类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全国各地的环保大棒更是给上下游不少制造业带来了经营压力。三山研磨则早早意识到这一点,开足马力,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一、用技术力量撬动升级

  当行业不少企业还在讨论自动化生产何时能在行业大力推行应用的时候,三山研磨已经将其付诸于实践。记者发现,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自动配料系统。

  “从入料、配料、自动化操作等环节一气呵成,原来需要6个人完成的一道工序,如今只需要1个人对这电脑操作一番就可以了。”刘元举向记者表示到。

  三山研磨的车间运用自动配料系统,在提高了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保障磨料质量稳定性。技术、自动化生产等词汇在三山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很多新理念新元素得到大量实践,这些在行业都是领先的,这也是三山研磨的标签。

  二、严苛标准打造“无尘车间”

  如果说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交互模式、颠覆了世界,那么传统行业的技术升级则直接改变了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认知。

  与行业大多数磨料生产工厂不同的是,这里的绿是如林地一般的深绿,这里的蓝是如天空一般的湛蓝。连生产车间都是“无尘化”的。这一创举的倡导者,正是三山研磨。“磨料行业的工厂不见得就是高污染的车间,也不见得传统行业就是粉尘生产者。我们要的就是‘无烟工厂’,符合世界工厂发展潮流,为行业做出榜样!”董事长刘元举向记者表示。

  三、多措并举厉行节约

  而今,上游行业的成本上涨,给制造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成本压力,三山研磨根据立足企业的实情,有效在制度机制、产业政策上实现集约生产,坚决杜绝“高成本、低效率”。

  具体如下:

  1、原材料分选检查环节层层把关,保证磨料没有多余的杂质,在保证产品高质的同时,还能节省20%的电;

  2、适当延长产业链,自己的原材料自己脱水,磨料自己提纯,自己把控住自己上游供应;

  3、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制度不断得到落实,如冷却水循环系统;

  4、改进生产技术,保证产品的优良率,如自动配料系统可以做到配料质量的精确,防止浪费。

  “大集团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要素充足,集约生产是必然趋势,三山研磨一直在不断改进”,刘元举如此说到。

  厂区一角

  筑巢引凤 百年根基

  正如刘元举所言,新工业园区的打造就好比是“筑巢引凤”,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山研磨,正在蓄势待发!

  天时

  去年,贵州三山研磨有限公司入选贵州“千企改造”计划首批200家企业名单。为了配合贵州省委省政府对促进贵州工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宏大目标,到目前为止,三山研磨已经累计投入9000余万进行企业改造、设备升级,计划在未来五年继续再投入一个亿,对工业园区的扩建、企业的生产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贵州‘千企改造’计划与我们的‘节能减排,转型升级’不谋而合!”刘元举解释到。

  地利

  “县国土局已经批准了我们200多亩地的园区规划,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动中”,刘元举高兴地说到。届时,三山新工业园区将会围绕产业园区打造成集高档磨料磨具研发生产、行政办公、商务展览及其他产业链配套完善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巢将筑好,只等凤来。

  人和

  三山研磨要走得更远,跑得更快,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三山研磨通过引进高级人才、引入第二梯队入车间的方式,为研发、生产等团队储备大量人才队伍。然后择其优者而提拔之,晋升至管理层。

  此外,三山给予员工更高的福利,更好的发展空间。大家可能对贵州的印象就是“山区、穷省”,但在三山,公司则给员工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在工业区有更多的便利(银行、超市等配套齐全),让大家也享受生活上的便利。

  未来

  新的一年,三山研磨还将在江浙地区、东北等磨具厂集中地区建磨料仓库,实现优化物流、快速分销、节省成本的作用,让整个经销环节快速运转起来。目前地址已经有了眉目,下一步就是合作洽谈的环节了。

  新的一年,刘元举表示,他自己还将继续披甲上阵,担当三山磨料的推销员,让更多的行业朋友用上三山的优质磨料。

  新的一年,三山研磨的4台新倾倒炉将上线,预计今年年中将正式投产,届时年产能将突破10万吨;9项新发明专利正在积极申报阶段,一大批的技术人员正在前赴后继……

  这家位于西南的磨料企业,正砥砺前行,未来更将势不可挡。

  编后语

  曾有不少行业内的企业问笔者:怎么去转型?如何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或许,三山研磨能给予大家一些灵感。

  此番笔者有幸走进三山研磨,不仅仅是走访之旅,更是学习之旅。这是家踏实做产品的企业,它的很多理念、很多模式、很多机制在行业里都是新奇的,奈何笔者的观察感受也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与董事长刘元举短短的交流后,简单的言语背后是三山研磨的壮志,也有领先的技术储备,更有把一件普通的事做得不简单的毅力,那么成事还会远吗?

  (本文转载自《磨料磨具》第49期杂志,更多精彩尽在《磨料磨具》杂志。)

  严肃警示:本文系《磨料磨具》杂志原创作品,如媒体及个人执意转载,请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劳动成果,必须标明文章出处“《磨料磨具》杂志”及文章作者!!!对于那些肆意违反商业、职业道德,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擅自霸占删改我方文章信息、图片资料等劳动成果,或将其用作直接盈利目的的媒体及个人,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免费领取《磨料磨具》杂志请致电:0755-33277971/33277994

  QQ:164715798、198098961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